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郗雍视盗

《列子·说符》〔先秦〕

  晋国苦盗。有郗雍者,能视盗之貌。察于眉睫之间,而得其情。晋侯使视盗,千百无一遗焉。晋侯大喜,告赵文子曰:“吾得一人,而一国盗为尽矣,奚用多为?”文子曰:“吾君恃伺察得盗,盗不尽矣!且郗雍必不得其死。”俄而群盗果残之。晋侯闻大骇,立召文子而告之,曰:“果如子言,郗雍死矣。取盗何方?”文子曰:“君欲无盗,莫若举贤而仕之,上明下化,民有耻心,则何盗之为?”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晋国苦于小偷太多。有一个叫郗雍的人,能看出小偷的相貌。通过观察他们的眉目,就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是小偷。晋侯叫他去查看小偷,千百人中不会遗漏一个。晋侯大为高兴,告诉赵文子说:“我得到一个人,全国的小偷都没有了,何必用那么多人呢?”文子说:“您依仗窥伺观察而抓到小偷,小偷一定清除不尽!而且郗雍一定会死于非命。”不久一群小偷果然残杀了郗雍。晋侯听说后大为惊骇,立刻召见文子,告诉他说:“果然像你所说的那样,郗雍死了。收拾小偷用什么方法呢?”文子说:“您要想没有小偷,最好的办法是选拔贤能的人并重用他们,统治者开明,百姓受感化,老百姓有羞耻之心,那还有谁去做小偷呢?”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本文通过晋侯任用郗雍察盗反遭其害的故事,揭示严刑峻法治标不治本的弊端。郗雍辨盗虽收效显著,却因激化矛盾终被盗贼残害。赵文子提出举贤而仕、上明下化的方法,强调当政者需以德化民、匡正风气,使百姓知廉耻而绝恶念,体现“礼法兼施”、“预防为本”的治国智慧,彰显先秦政治思想中“防患未萌”的深刻洞见。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禹铸九鼎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  禹收九牧之金,铸九鼎。皆尝亨上帝鬼神。遭圣则兴,鼎迁于夏商。周德衰,宋之社亡,鼎乃沦没,伏而不见。《史记》

  昔日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,而陶铸之于昆吾……九鼎既成,迁于三国。《墨子》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旱麓

诗经·大雅·文王之什〔先秦〕

瞻彼旱麓,榛楛济济。岂弟君子,干禄岂弟。

瑟彼玉瓒,黄流在中。岂弟君子,福禄攸降。

鸢飞戾天,鱼跃于渊。岂弟君子,遐不作人?

清酒既载,骍牡既备。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

瑟彼柞棫,民所燎矣。岂弟君子,神所劳矣。

莫莫葛藟,施于条枚。岂弟君子,求福不回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汤得伊尹

佚名 佚名〔先秦〕

  成汤东巡,有莘爰极。何乞彼小臣,而吉妃是得?水滨之木,得彼小子。夫何恶之,媵有莘之妇?《楚辞》

  有侁氏女子采桑,得婴儿于空桑之中,献之其君。其君令烰人养之,察其所以然。曰:“其母居伊水之上,孕,梦有神告之曰:‘臼出水而东走,毋顾!’明日,视臼出水,告其邻,东走十里而顾,其邑尽为水,身因化为空桑。故命之曰伊尹。”《吕氏春秋》

  汤思贤梦见有人负鼎抗俎,对己而笑。寤而占曰:"鼎为和味,俎者割截,天下岂有人为吾宰者哉?"初,力牧之后曰伊挚,耕於有莘之野,汤闻以币聘。有莘之君留而不进。汤乃求婚於有莘之君。有莘之君遂嫁女於汤,以挚为媵臣。至亳,乃负鼎抱俎见汤也。《太平御览》

  汤得伊尹,祓之於庙,爝以爟火,衅以牺豭。明日,设朝而见之,说汤以至味。《吕氏春秋》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